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奮勇前進
——訪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
世界峽谷跨徑最大的湘西矮寨特大懸索橋。劉尚文攝(人民圖片)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關乎黨的命運,關乎國家前途,關乎人民幸福。毛澤東同志曾生動地說:“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如何理解這一偉大旗幟?怎樣在偉大旗幟的指引下繼續發展進步?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
旗幟就是方向、就是形象
記者: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大就要召開了。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人們更加關注未來的中國將會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旗幟始終是一個重大問題。我們應該怎么理解黨的旗幟?
李君如:關心中國發展的人,就會關心中國共產黨,就會關心面對著來自國內外挑戰和考驗的中國共產黨將會舉什么樣的旗幟。因為旗幟問題不僅關系到黨的政治走向,而且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這里討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觀念形態的旗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前進的指導思想。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就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黨。因此,人們常說: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我們就已經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了黨的旗幟上。
在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中,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這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黨章,這就意味著我們黨在高高舉起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旗幟上又加上了“毛澤東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黨的十六大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整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此同時鮮明地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在我們黨的旗幟上鄭重地寫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八個金光燦燦的大字,昭示著我們黨今天團結帶領人民前進的方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旗幟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記者:從我們黨不斷豐富旗幟的內涵看,我們黨的旗幟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息息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李君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高高地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偉大旗幟?這是因為,這面旗幟是中國共產黨為了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在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過程中,樹立起來的一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旗幟。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謂“相結合”,就是從實際出發,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回答和解決實踐提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第一次“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第二次“相結合”,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在改革中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遵循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同時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揭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殊規律。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奮斗目標,體現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中國指明了前進的正確方向,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在旗幟的指引下繼續闊步前進
記者:一面旗幟是不是偉大的旗幟、光輝的旗幟,最終要由實踐來檢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充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歷史發展規律,是一面能夠指引中國向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偉大旗幟、光輝旗幟。
李君如: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它以無可辯駁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威力,為中國指明了前進的正確方向。在這面偉大旗幟指引下,我們銳意推進經濟體制和各方面體制改革,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折,激發了整個社會的活力;我們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加快了我國經濟發展,也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我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人民當家作主權利得到更好保障;我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我們以民生為重點大力推進社會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社會和諧穩定得到鞏固和發展;我們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我們成功實施“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邁出重大步伐;我們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出了一條和平發展道路,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上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我們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明顯提高,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增強。
記者:從未來的發展看,我們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困難和挑戰,這就更加需要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偉大旗幟,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李君如:正是這樣。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偉大旗幟伴隨著黨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偉大實踐高高飄揚,也必將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更加鮮亮。今后,只要我們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一定能夠攻堅克難、再鑄輝煌,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記者 何民捷)
- 上一篇:
-
把學習作為自身建設的最鮮明特征:全黨大興學習之風
已是第一篇
-
把學習作為自身建設的最鮮明特征:全黨大興學習之風
- 下一篇:
-
河北:457萬名黨員的十年“趕考”
已是最后一篇
-
河北:457萬名黨員的十年“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