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舉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為標志的數以百計的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新軍閥的反動統治,勇敢地承擔起領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重任。作為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張太雷的英名將伴隨廣州起義永載史冊。 張太雷,1898年6月生,江蘇武進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冬轉入天津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張太雷積極投身其中,成為天津地區愛國運動的骨干之一。他參加了北洋大學學生組織的演講團,經常到天津市內和附近城鎮鄉村進行宣傳活動,揭露反動政府出賣山東主權的罪行。在斗爭中,張太雷與景仰已久的李大釗建立了聯系,同時與天津愛國運動的領導者周恩來、于方舟等結下了革命友誼。在李大釗影響下,張太雷開始接觸和信仰馬克思主義,并參加了李大釗組織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協助李大釗開展創建中國共產黨的工作。1920年10月,張太雷和鄧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釗發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此后,他和鄧中夏一起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 從1921年春開始,張太雷先后赴蘇聯學習、工作,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出席共產國際、少共國際等代表大會,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青年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等,多次陪同共產國際代表來中國會見陳獨秀、李大釗等,參與籌建中國共產黨。1924年春,張太雷按黨的要求回國,擔任團中央總書記,出席黨的四大并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時兼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宣傳部長等職。1926年3月和5月,蔣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艦事件”,提出“整理黨務案”,排斥和打擊共產黨人,破壞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張太雷贊同毛澤東、陳延年等人進行回擊的主張,并提議把工農武裝起來,組織十萬工農群眾,以武裝反對蔣介石的進攻。 1927年4月,國民黨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四一二政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敗。在中國革命的緊急關頭,張太雷先后出席黨的五大和八七緊急會議,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改組后的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委會委員。 八七會議后,中央派張太雷到廣東工作,擔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兼廣東省委軍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兼南方局軍委委員。8月下旬,張太雷一到廣東,立即傳達八七會議精神,研究制定廣東全省的暴動計劃,并決定成立暴動領導機構,同時改組了廣東省委。9月到潮州汕頭一帶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定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到廣州主持武裝起義準備工作,組建了廣州起義指揮機構——革命軍事委員會,擔任總指揮。張太雷接連組織召開省委會議和工農兵代表會議,研究確定起義時間、行動部署、政綱、宣言以及起義后建立蘇維埃政府等事宜。 正當準備工作緊張進行之時,起義消息泄露。張太雷當機立斷,于12月10日召開省委緊急會議,決定提前一天起義。12月11日凌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教導團全部、警衛團一部和廣州工人赤衛隊七個聯隊以及市郊部分農民武裝,聯合舉行武裝起義。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起義軍占領廣州絕大部分市區。在張太雷主持下,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張太雷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這是黨通過暴動建立的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 廣州起義引起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當局的極度恐慌,他們聯合起來鎮壓起義。由于敵我力量懸殊,雖經起義軍民浴血奮戰,但是到12日下午,起義武裝已經難以與敵軍抗衡,敵軍攻占了起義軍的重要陣地,并分兵直撲起義總指揮部。張太雷聞訊,立即乘車趕赴前線指揮戰斗。車行至廣州市大北直街(現解放北路)附近,遭到敵人伏擊,他身中三彈倒在插著紅旗的敞篷汽車里,壯烈犧牲。臨終,他向戰友們囑托,要和敵人戰斗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13日,敵軍重占廣州,廣州起義失敗。 張太雷為中國革命獻出了29歲的年輕生命,用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實踐了他年少時立下的“愿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的誓言。他卓越的才華、無畏的精神、卓著的功勛,永遠值得人們懷念。在他的母校——天津大學,立有張太雷烈士銅像。在他的家鄉江蘇常州市,建有張太雷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人們緬懷、紀念、宣傳、研究張太雷業績與精神的重要場所。 鏈 接 ■張太雷故居 張太雷故居位于江蘇省常州市區清涼路子和里3號。經中共中央批準,將前、后兩進平房及東郊平屋共12間,按原貌修復,于1987年12月12日廣州起義暨張太雷英勇犧牲6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修復后的張太雷故居,分故居陳列和生平事跡展覽兩部分。大門口“張太雷同志故居”紅底金字橫匾系鄧小平手書,天井中央矗立著張太雷同志的半身漢白玉雕像。故居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太雷文集》 《張太雷文集》共收入張太雷1921年7月—1927年10月犧牲前的文章、演說等102篇,約23萬字,書末附有《張太雷年譜》,是研究中國現代革命史、中共黨史和社會主義青年團歷史的重要資料。(光明日報記者 殷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