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過后,雞年的春節已經在路上了。除了感慨一聲“怎么又過年了”,不管樂意不樂意,你還得為了“吃吃吃”而“買買買”,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就顯得非常及時有力了!其實,“吃”何止是春節不滅的主題之一,“吃”本來就是人生不滅的主題之一!換句不那么吃貨的話來講,就叫“民以食為天”因此在春節前夕,“學習筆記”特別整理了習總書記關于保衛我們“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論述,請笑納!
一、為何保衛?
食品安全社會關注度高,輿論燃點低,一旦出問題,很容易引起公眾恐慌,甚至釀成群體性事件。再加上有的事件被輿論過度炒作,不僅重創一個產業,而且弄得老百姓吃啥都不放心。“三鹿奶粉”事件的負面影響至今還沒有消除,老百姓還是談國產奶粉色變,出國出境四處采購嬰幼兒奶粉,弄得一些地方對中國人限購。想到這些事,我心情就很沉重。……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說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關系全國13億多人“舌尖上的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說
民以食為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關系我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抓得緊而又緊。這些年,黨和政府下了很大氣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須再接再厲,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17年春節前夕,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為什么總書記如此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一下上面的講話:一是我們做得不好,二是這個問題太重要!現在朋友圈里什么消息最容易火?當然是“XX又查出問題沒法吃了”!從三氯氰胺到蘇丹紅,從塑化劑到地溝油,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似乎奮力做著化學科普,讓每一個國人不斷“談XX色變”,就用習書記舉的例子,一個三鹿奶粉事件曾經幾乎摧毀了中國嬰幼兒奶粉業,雖然大家嘴上都說應該支持國貨,但真正不找代購、不出境采購、專注國產乳品的父母能有多少?你可以不用化妝品、不買奢侈品,但你不能不吃飯啊!如果吃個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用銀針試毒,老百姓的幸福感還能有嘛?“兩個一百年”要怎么實現?所以說,古人用“社稷”來比喻“江山”不是沒有道理噠~
二、如何保衛?
1、源頭要抓好
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正本清源,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要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治地治水,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說
抓任何一項工作,要想治本都必須從源頭抓起;否則后邊的監管再給力,也無濟于事。食品安全的源頭問題,就是中央最最重視的“三農問題”和當前最最火熱的“環保問題”。只有農業發展方式真正轉變了,農民生活水平切實提高了,并且有效恢復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氣,才能保證兼顧大工業化的產量與小農社會的品質。
2、監管必須嚴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來的,要形成覆蓋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使權力和責任緊密掛鉤。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證人們對產品質量的信心。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說
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近年來,各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黨政同責、標本兼治,加強統籌協調,加快完善統一權威的監管體制和制度,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16年1月28日,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強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建設職業化檢查員隊伍,提高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 ——2017年春節前夕,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食品安全的監管理念就是“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從根本上說,不符合標準要求的食品根本無法進入流通環節;從過程上看,那些漏網之魚和不合規的小動作肯定能被執法部門截獲;從結果上看,任何妄圖危害人民群眾食品安全的人都將被釘在恥辱柱上,而任何玩忽職守的監管者也將付出慘痛的代價……覺得今后,似乎可以不用杯弓蛇影、成天盯著微信朋友圈瑟瑟發抖了呢!
3、法律來護航
要貫徹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努力減少公共安全事件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說
于2016年1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被稱為“史上最嚴”,其中有八大亮點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保衛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制度化的保障。
一是懲罰性賠償最低賠1000元。假如你花3塊錢買了一瓶,如果該飲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除了退還買飲料的3元錢外,還能獲得1000元賠償!吃貨們!發家致富的新路徑啊!
二是確立產銷者首負責任制。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接到消費者賠償的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應該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一句話:快賠錢!少廢話!
三是第三方平臺要對網購食品負責。新法明確,受到損害的消費者,可向入網經營者或生產者要求賠償,索賠無門的,可要求網購平臺先行賠付——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在某寶某東上買買買了!
四是相關人員要承擔連帶責任。這讓小編想起了秦朝的“連坐”呢!不管你是交易市場開辦者、柜臺出租者、網絡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食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還是廣告經營者或發布者等……通通憋想逃!
五是特殊食品監管更嚴。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還有炒得最熱的轉基因食品,通通都做了嚴之又嚴的規定!規定了什么?太多了你們得自己去查原文……
六是果蔬等禁施劇毒高毒農藥。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行為,增加了由公安機關予以拘留處罰的規定!
七是批發市場須抽查農產品。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如實記錄進貨日期、供貨者名稱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是的,別以為進了市場就沒人能管的了了!
八是加大違法行為懲處力度。新的《食品安全法》貫徹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四個“最嚴”的要求,采取刑事責任優先,違法行為最高可處30倍罰款,增加行政拘留和治安管理處罰等措施,讓食品安全問題責任方不能只是“花錢消災”!更重要的是,資格處罰力度加大!五年市場禁入、一年三次違法責令停產至吊銷許可證,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而別以為監管不到位責任人能“安全飄過”:他們是可以“被辭職”的!
彩蛋:“嘗”遍祖國大江南北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習近平總書記重視食品安全,并不是坐在中南海里“指點江山”,而是真正“嘗”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那么三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都在哪些實地走訪中關心過食品安全?
2013年12月28日,北京慶豐包子鋪
習近平總書記一行是中午12點20分左右到包子鋪的,他不僅親自點餐,而且詢問店鋪經理:“食品原料是從哪里進來的?安全有沒有保障?”經理用手機向習近平展示了一組慶豐包子在順義原料加工廠的照片,稱店里的原料從農田到餐桌都是安全有保障的。看到照片后,習近平說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眾要吃得放心,這是我最關心的。”
2014年1月28日,伊利集團液態奶生產基地
習近平在內蒙古自治區考察期間,到伊利集團液態奶生產基地,察看了企業的生產線,向企業負責人詢問生產經營、節日供應情況,叮囑他們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
2014年2月25日,視察北京
習近平視察北京時,詢問北京市政管委負責人,“地溝油哪去了?”負責人回答,北京各區都建了廢棄油脂處理廠,年回收廢棄油脂10萬噸,還有70萬噸通過市場化渠道處理。習近平追問:“沒有去搞麻辣燙吧?”負責人說,在這方面已經加強了管理和監控措施,并且越來越嚴。
2014年11月1日,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
在福建考察期間,習近平來到他在閩工作時就關心過的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習近平詢問可檢測、追溯食品安全的快速檢測儀、手機支付系統性能。他關切地問:“農貿市場都有了嗎?”
2015年6月17日,遵義一家小超市
習近平乘車從遵義前往貴陽考察。在久長服務區的一家小超市,習近平在食品區拿起一包“沙琪瑪”,詢問服務員保質期。服務員看了生產日期后說是2015年2月生產的,保質期有10個月。超市外有兩處食品攤,習近平又走過去,指著米黃粑、鴨脖子,認真地了解有關情況。(執筆:納迦)
- 上一篇:
-
貢獻經濟發展的“中國方案”
已是第一篇
-
貢獻經濟發展的“中國方案”
- 下一篇:
-
寫在習近平主席二〇一七年首次出訪之際
已是最后一篇
-
寫在習近平主席二〇一七年首次出訪之際